球化剂在铸铁中的作用是什么?
球化剂是铸铁生产中至关重要的添加剂,其核心作用是促使铁水中的石墨从片状形态转变为球状,从而显著改善铸铁的性能。以下是球化剂在铸铁中的具体作用及相关原理:
一、促进石墨球化,改善力学性能 作用原理:在普通灰铸铁中,石墨以片状形式存在,会割裂金属基体,形成应力集中点,导致材料脆性大、强度低。球化剂(如稀土元素、镁、钙等)能吸附在石墨结晶前沿,抑制石墨沿单一方向生长(如片状生长),转而以各向同性的方式生长,最终形成球状石墨。 性能提升:球状石墨对基体的割裂作用大幅减弱,使铸铁的抗拉强度、塑性和韧性显著提高(例如,球墨铸铁的抗拉强度可达 400-700 MPa,远超灰铸铁的 100-250 MPa)。球状石墨减少了应力集中,提升材料抵抗疲劳断裂的能力。
二、稳定石墨形态,抑制不良组织 防止片状石墨生成:铁水中若存在硫、氧等杂质,易促进石墨形成片状结构。球化剂中的镁、稀土等元素能与硫、氧结合生成稳定化合物(如 MgS、Ce₂O₂S 等),降低杂质含量,抑制片状石墨的形成。 抑制渗碳体(白口)析出:部分球化剂(如稀土)可阻碍铁碳合金中渗碳体的形成,促进石墨化,避免铸件出现硬而脆的白口组织,改善加工性能。
三、影响铸铁的铸造工艺性能 铁水流动性:球化处理后的铁水黏度略有增加,但球状石墨的形态使铁水在凝固过程中收缩率更均匀,有利于防止缩孔、缩松缺陷,提升铸件成型质量。 冷却速度敏感性:球化剂可降低铸铁对冷却速度的敏感性,使铸件在不同壁厚处均能形成球状石墨,避免因冷却不均导致的组织差异(如厚壁处出现粗大石墨或薄壁处出现白口)。
四、使用球化剂的注意事项 残留量控制:球化剂加入量不足会导致球化不良(如出现团状、蠕虫状石墨),过量则会引起铁水白口倾向增大或石墨畸变(如碎块状石墨),需通过炉前检验(如三角试片、金相观察)精确控制残留量(如镁残留量通常控制在 0.03%-0.08%,稀土残留量 0.02%-0.05%)。
处理工艺:球化处理需在铁水出炉后立即进行(避免镁挥发失效),并配合孕育处理(如加入硅铁合金),促进石墨细化和均匀分布。 杂质控制:严格控制铁水中硫、磷含量(硫≤0.02%,磷≤0.08%),避免消耗过多球化剂或导致球化失败。
热门推荐
更多产品-
2025-01-17
高铬铸铁内衬管、管件
耐磨内衬管和管件主要用于一些输送浆液含砂量高,流速快,内部磨损较严重的场景,利用高铬铸铁的耐磨,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…
-
2025-01-17
双金属复合耐磨管
双金属复合耐磨衬管主要用于一些内部磨损较快,管道更换不便,且对管道和外管韧性材质有要求的场景,一般要求外管为低碳钢…
-
2025-01-17
铸造辊套
破碎辊套主要用于辊式破碎机,适用于在水泥,化工,电力,冶金,建材,耐火材料等工业部门破碎中等硬度的物料,如石灰石,…
-
2024-10-25
高铬铸铁泵件
渣浆泵主要用于输送含有渣滓的固体颗粒与水的混合物。从原理上讲渣浆泵属于离心泵的一种,主要材质有高铬铸铁,复合陶瓷等…